《漢學家》汉英文学词典是首部为国人量身订造的文学翻译词典。用户只需输入中文,便可获得对应的英文翻译。
《漢學家》使用方便,轻点鼠标,最地道的英文信手拈来;《漢學家》集思广益,免去了背单词,啃书籍的苦恼; 《漢學家》兢兢业业,愿与您一起,为文学翻译“走出去”尽一份微薄之力。
闻名不如见面,让我们马上开始一场奇幻的异域之旅吧!
有了《漢學家》,人人都是汉学家!
文学翻译qq群:312574594
《漢學家》汉英文学词典简介
上下五千年,华夏三千年,我们祖先给我们留下了无数的文化瑰宝。“孔曰成仁,孟曰取义”;“大道之行也,天下为公”;“三人行必有我师”......这些思想,已经深深植根于每一个华夏子女的灵魂,激励着每一颗拳拳报国的赤子心。
遗憾的是,较之于欣欣向荣的文学创作产业,文学翻译界则略显滞后。一代又一代的翻译大家兢兢业业一辈子,但中国文学在世界文学中的地位仍然“不那么重要”,使人慨叹。就像那些运不出去而白白烂在地里的水果,农夫心内如汤煮,却苦于没有一条通往城镇的公路。
今天,这条公路总算修好了,虽然修的过程有点蹒跚,一路走来不免寂寞——《漢學家》汉英文学词典终于与各位见面了。这还得感谢国家让文学“走出去”的号召;莫言先生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所掀起的一股“中国热”;以及《2013中国当代优秀作品国际翻译大赛》提供的良好契机。
《漢學家》是首部,也是目前为止唯一一部为国人量身定做的文学翻译词典。《漢學家》涵盖了现代文学翻译涉及的几乎所有术语,为国人在翻译活动中摆脱“信达有余,雅致不足”的窘境提供了最有效、最快捷的途径。
中国应该有自己的汉学家,向国外传播中华文化,这一过程必然涉及翻译。但对目标语言为非母语的译者来说,“雅”成为文学翻译中最难克服的问题,译者必须从中文思维切换到英文思维,但这谈何容易。我们做翻译以及做其他事情都必须得体,就好像出席重要场合必须穿正装一样。在翻译过程中,同一原文在不同的场合有不同的译法。相信大家非常熟悉“关键时刻”的翻译,因为该词是政府工作报告的高频词。但在文学作品中如将关键时刻翻译成“critical moment”感觉呆板,不立体,但若然翻译成“when the chips are down”,则意象味十足,译文马上提高了一个档次。同理,“舒服得不得了”假若翻译成“very/so/extremely comfortable”,不论副词如何华丽,也无法掩盖译者火候未到的事实,如若翻译成“raptures of relaxation”,则巧妙地运用了抽象名词。抽象名词恰好是我们背得最痛苦,用得最少,忘得最快的那些单词。再如:很麻烦become trickier;幸灾乐祸with an unmistakable hint of smirk;桔红色的霞光bloody hues of sunrise等均有异曲同工之妙。这些表述无一不反国人日常思维而行之,却又最贴合英语读者阅读习惯。
也许您曾经抱怨词汇量不够,也许您面对翻译书籍望而却步,也许您是翻译界新秀,对元老级的大家高山仰止。《漢學家》认为:大可不必。世界上没有天生的权威,也没有可以走一万年的beaten track.既然老路行不通,就得另辟蹊径。我们大学四年学到最重要的东西不是知识,而是独立思考的能力、打破常规的魄力、还有为中华之崛起而奋斗的主人公精神。
从现在开始,文学翻译告别枯燥的理论,告别条条框框的束缚,告别高昂的金钱投入以及青春成本,成为最快乐的事情。“漢學家”将带您开启一场说走就走的异域之旅,您无需因为没有12000的词汇量而自卑——这是美国文学学士的水平,莎士比亚词汇量是20000;也不用担心表述不够地道,《漢學家》向您保证,您查到的每个表述,在国内外各大的搜索引擎里都是有记载的;您只需要细细体味作品的神韵,尽力把它们最大程度地传达给我们的外国朋友。
但愿有那么一天,中国翻译能够亲手把中国作家推向诺奖的领奖台,这是我办《漢學家》唯一的希望。